
开盘通知
已有1862人订阅该楼盘
9月20日上午,济南市委市政府“勇当排头兵 建设强省会”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(莱芜区专场)举行。今年的区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“生态宜居”“人民幸福”的现代化新莱芜。莱芜区委常委、副区长高学常介绍说,莱芜区将继续坚持生态立区,统筹城乡发展,优化人居环境,提升民生保障,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样板区、民生幸福先导区,一点一滴勾勒出莱芜百万群众的幸福民生。
一是把城市建得更有品质。近年来,莱芜区把推进城中村与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“主抓手”,完成城中村改造25个、134万平方米,改造老旧小区152个、240万平方米,惠及群众3万余户。经过改造,旧房子“新”起来,绿化带“靓”起来,从“脏、乱、差”变成“净、畅、美”。下一步,莱芜区将继续推进老城区的改造,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54个,启动鲁中大街改造提升工程,打通鹏泉西大街、甘霖街等断头路,畅通“微循环”,增添一批口袋公园、街头广场、街旁绿地、小游园等小服务半径绿地,满足居民五分钟生活圈需求,让城市色彩更美更靓,让居民住起来更舒适、更幸福。
二是把乡村建得更美丽。发展乡村产业“壮体”。以“三辣一麻”“三黑一花”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导,以万兴、泰丰等7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,以下水河、东汶南等党建示范村为引领,以“姜老大”、“大南山”山楂干、“鲁莱明利”、“金三黑”莱芜黑猪肉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为驱动,着力实施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工程,让农业产业更有特色,让农民增收更有途径,让乡亲生活更富足幸福。改善人居环境“提颜”。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,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,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整洁、舒适的美好生活。推进乡村建设“塑形”。近年来,累计改造提升农村路1300余公里,通户道路552村、700万平方米,自来水改造610个村,生活污水治理336个村,在全省率先推行“厕污一体化”改造,完成户厕改造631个村、9.4万户,清洁取暖12.7万户,农村路、水、污、厕、暖等主要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基本实现全覆盖,并创新探索农村客货邮融合及快递进村模式,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。莱芜区将持续推进乡村建设,提升农村饮水、道路、用电、住房、物流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,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,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、住上好房子、用上好服务,把乡村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。
三是把民生短板补得更齐。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、惠民力度只强不弱、民生实事只多不少,更好满足人民生活新期待。提标扩面,精准开展社会救助,提高城乡低保标准,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,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。紧盯急难愁盼,从群众最关心的教育、医疗入手,今年新建改扩建汶源学校、凤城中心小学等校园6处,卫生院4处,让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医疗;聚焦用工、就业“两需求”,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体系;高度重视“一老一小”问题,改造提升公办养老服务机构6处,规范建设农村幸福院344家,建设老年友好型、儿童友好型社会。
四是把生态文章做得更实。树牢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。让蓝天永驻,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,加强工地、道路扬尘治理,强化企业排放管控,持续改善空气质量。让绿水长流,严格落实“河湖长制”,开展水环境提升行动,启动城市排水“两清零、一提标”,实施大汶河水生态治理一期工程,完成嬴汶河综合治理项目,确保断面水质持续达标。让土壤常净,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,确保土净地美、安全可控。
姓名: | 手机号: *必填 | 来自: |
姓名: | |
手机: |
免费看房电话:0531-78677777
全部评论
回复(0)